纸上得来终觉浅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布时间: 2024-03-24 18:33:27 作者:风冷型降温除湿机

  2016年8月16日清晨,经过一万两千多公里的飞行,我怀着激动而略显紧张的复杂心情来到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一个被称为“热带春城”、“世界物价之最”的地方,一个凝聚了世间百态、包罗天堂与地狱的城市,开始了人生第一次驻外之旅。晨曦照耀下的罗安达显得格外安详,扑面而来的热带气息,高大茂密的绿色植被,宁静、祥和、生机盎然是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只有随处可见的黝黑面庞提醒着我,这里是另一个世界,欢迎来到非洲。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西滨大西洋,北及东北邻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邻,东南邻赞比亚,海岸线万多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世界上的排名第22位,可以称得上地大物博,物产丰厚,未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富。作为葡萄牙曾经的属地,有“非洲巴西”之称。此国经济潜力非常高,据说将来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非洲最富裕的一个国家。

  安哥拉曾经属最不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工农业基础,但连年战乱使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毁坏。2002年内战结束后,政府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恢复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安哥拉现在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引资国之一。石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收入的80%以上依赖石油出口,属于比较奇葩的非洲国家。过度依赖石油使得安哥拉经济如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畸形发展的影响随处可见。在罗安达,你无法形容高档的五星级酒店背后就是贫民窟和露天厕所的情形;你没办法理解马路上豪车满大街飞驰却有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在垃圾堆中觅食;你没办法想象国家部委公务员几个月拿不到薪水的同时许多不必要的楼堂馆所仍在热火朝天的兴建。

  这里有太多你不甚理解、很难来想象的地方,想必只有置身其中数载的人才能体会。安哥拉的华人社区中流传着一句玩笑话:

  “如果你爱上一个人,送他来罗安达吧,这里气候宜人、生活舒适,是名副其实的享受之都”;

  “如果你恨一个人,送他到罗安达吧,这里犯罪横行、物价畸高,是居大不易的奇葩之地”。

  第一次离家万里,第一次独立生活,身处异国他乡的我更能体会那种“洋装穿在身、心是中国心”的心境,那是难以名状的淡淡愁绪在心间。都说外交官是天生的乐天派和游方士,但谁能真做到四海为家、离乡万里不思亲?曾有馆里的同事在中秋节当晚发了朋友圈,配以一句“安国的月亮一样圆”的调侃,但我们都清楚那是佳节思团圆的别样倾诉。馆里数位领导的孩子,最大的不过十来岁,独自乘飞机来馆探亲,只因领导们太忙无法按时回国休假。相信外交官的子女们更能从父辈的言传身教中体会何为牺牲和舍得。听老同志说起,过去条件不允许,外交官两年甚至三年才能回国探亲一次,配偶随任的也很少,时常托人带家书回家,我很难想象那是怎样的大无畏和豁达,个中酸楚真叫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年少无知爱牢骚,出国方知中国好”,相信是很多年轻外交官的心声。逢年过节,几个简单的小菜,同事之间几句简单的祝福语让我聊以慰藉淡淡乡愁。好在信息时代的便捷通讯让我们与家人的距离可以无比拉近。庆幸我们生活在新时代,背靠着日益强大繁荣的祖国,享受着前辈们的福荫……。

  没到过非洲的人,不清楚自己生活的多么幸福。曾有许多同学和朋友向我打听外交官的日常,在他们的想象中,外交官大多是出入高大上场所、衣着光鲜,参加国际会议的精英人士。但殊不知,外交官中仍有许多义无反顾前往极端艰苦、疾病甚至战乱地区的勇士,无时无刻不为了祖国的外交事业坚守岗位、默默耕耘。提到驻外的艰苦和恶劣,不能不说非洲。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集中地,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普遍较差,贫富分化极为明显,第三世界的称呼自有其道理。有人曾言安哥拉就像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内陆。

  的确,今天的我们打小衣食无忧,未曾体会过父祖辈们生活的那个饥饿年代,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如果你想重温那种革命年代的日子,来非洲常驻是很好的选择。这里的许多人仍面临着饥饿、饮用水短缺、缺衣少袜的现实困难,住着茅草、泥坯、铁皮搭建的简易住房。独轮车是这里随处可见的运输工具,许多人仍只能从垃圾水沟里提取饮用水,许多家庭还缺水断电没有互联网,甚至一根铅笔、一个速记本就能让这里的孩子们露出惊喜和期待的目光。诸此种种,让人心酸不已,不胜枚举……。我时常感慨未曾到过非洲的人不太能理解当今物质极大繁荣的世界仍有那么多饥寒交迫的芸芸众生,更加体会到中国这样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历经数十年摆脱贫困发展到今天的艰辛不易。就是这样的地方,当地老百姓幸福感却很高。他们也许很劳累、也许很窘迫,但是他们却没有过多的焦虑和抱怨,没太多非分的物质欲望,饿着肚子也能唱歌跳舞,简单、知足、快乐,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即颇为满足。对待外来客人,他们能够露出友善淳朴的微笑,可以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可以与你分享朴素的快乐。非洲是一个可以治愈心灵的地方,一个让我生活更加积极,更加珍惜幸福的地方。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聚,那时的非洲想必将旧貌换新颜。

  常驻非洲两年间,所见所闻所感颇多,心中思绪万千,下笔难成一言。最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无数华人同胞在安哥拉扎根发展,百折不挠的精神面貌。众所周知,安哥拉2002年结束长达27年的内战后开始重建和复苏,无数华人同胞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号召,乘着中非合作如火如荼的春风来到安哥拉扎根发展,最多时达到30余万之众。他们有的承建基础设施项目,为安哥拉架桥修路、沟通水电,无数道路管线和保障性住房竣工;有的开办企业,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一人工作、养活全家”;有的从事贸易物流,为当地带来最新的科学技术产品和日用品,从点滴中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有的积极筹建医院、技术培训学校,为当地人解决许多看病难和教育普及不够的问题。以他们为代表的华人社区帮扶当地人走因地制宜发展之路,积极回馈当地社会,时常做慈善捐助活动,定点援助数十所小学、孤儿院和福利院,展现了新时期中国人的良好形象,他们是中安双边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的“民间大使”。但不为人知的是,许多华人同胞默默奋斗却埋骨他乡,因疾病、枪杀、意外死亡的同胞数量惊人,许多人被安葬在当地墓园,更多的同胞骨灰被运送回国。使馆的一位同事也意外牺牲在常驻的岗位上,令人唏嘘感伤。这些事迹,我们不愿发生但我们不会忘记;这样的人,值得祖国和人民铭记。

  当前是中非关系处于蒸蒸日上的黄金期,无数常驻在非洲的外交官、援非医疗队员、维和部队官兵、广大华人同胞默默付出,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和中非友谊大厦添砖加瓦。

  罗安达气候宜人,海滨城市特有的温和湿润让人觉得四季如春,仿佛一年无四季。没有丝毫空气污染的痕迹,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充分洗洗肺。罗安达港外的大西洋海面极为平静,几乎没听说发生过飓风等自然灾害,波光潋滟,一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而驾车去伊利亚半岛尽头,看海上落日几乎是可以铭记的最美印象。路边的热带绿植和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不断,原来绿色和鲜花是生活中最简单也最必不可少的自然气息。在大城市的钢铁建筑里住久了的我们还不如非洲人懂得这些朴素的道理。路边的果树上结满芒果、牛油果和香蕉也算“奇景”。每天清晨周围树上的鸟叫伴你醒来,是那种久违的美好,当然要懂得珍惜的人才能体会。

  雨季来临时,只有当你经历过那种热带暴雨,才能明白英语里说的“下猫下狗”是多么形象。那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对大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但雨停之后,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地面上的雨水迅速蒸发,仿佛那场雨是梦境一般。来了安哥拉才知道热带水果可以那么甜,甚至瓶装果汁需要先降低糖分稀释才能出口到中国。

  驻安使馆馆员人数不多,家属也极少,也没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大家虽然业务工作十分繁忙,但业余时间仍利用有限条件开展活动。馆员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相处极为融洽。每当有新馆员到来、馆员离任和节庆日,俱乐部会组织欢迎欢送仪式和节日聚餐,简单的形式却传递着浓浓的情意。大家一起动手,帮厨包饺子充满温馨。虽然物质匮乏、条件简单,但使馆领导十分重视馆员的伙食搭配,厨师也费尽心思让大家吃的健康、营养均衡、有滋有味。仅有的中午一顿工作餐已成为馆员们每天工作之余普遍的期盼,得到大家一致点赞。

  每一个在安哥拉战斗过的同事都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每一位离任的馆员都会主动要求在国徽下留影,与送别的同事们依依话别,无不带着浓重的不舍和怀念。艰苦的条件下大家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更加团结一致,更加愿意珍藏这份浓浓的战友情。

  都说常驻非洲的生活是极为艰苦的,当然使馆馆内条件还是可以的。但这句话恰恰无法适用在安哥拉,馆内馆外的艰苦那是分毫不差。常驻之前就听说这里条件较差,但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会懂。我自己总结了至少需要过“八关”。第一是馆舍关。安哥拉使馆的馆舍是出了名的“小、旧、差”,整个大院面积仅数百平米,办公楼与院门间无缓冲地段,无任何运动场所,馆舍为办公住宿混用,最大的集体活动场所——食堂面积仅数十平米。使馆周边拥挤的是各类贫民窟和垃圾堆,距离2015年黄热病爆发地仅一千米,无拓展空间。第二是蚊虫关。受旁边的环境影响,使馆蚊虫多,蚊子、蟑螂、老鼠、芒果蝇等十分常见,跳蚤爆发时馆员动辄被咬数十个包,奇痒无比,只能外出借住暂避,全馆喷强力杀虫剂灭虫已成常态。第三是潮湿关。雨季时空气中水分含量能够达到80%甚至更高,晾晒衣服困难,皮肤出现湿疹等过敏症状。后来,从国内加订抽湿机,潮湿问题得到缓解。第四是物价关。罗安达物价畸高,常年位居世界最昂贵之都,给馆员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第五是疾病关。在非洲待过的外交官都知道疾病的可怕,安哥拉恰恰是常见的热带病一应俱全,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甚至埃博拉病毒也在距安哥拉仅数百公里的刚果金爆发。疾病肆虐给馆员心理造成非常大压力。第六是安全关。安哥拉近年来社会治安形势恶化明显,内战后泛滥严重,时常发生涉及华人同胞的抢劫、绑架案,犯罪活动猖獗。馆员因此业余时间外出极少。第七是工作强度关。本馆人手紧缺且不满编,各部门业务繁重,加之安政府部门效率低下,诸事推动阻力大。以领事部为例,每年发生的各类治安、劳资纠纷、群体案件百余起,仅有的三名领事干部应接不暇。第八是生活单调关。极为有限的馆舍条件、恶化的治安环境、热带病的肆虐限制了馆员业余生活的空间。如何避免长期压抑封闭造成的心理问题是馆员面临的一大困难。

  近年来得益于国内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使馆条件得到一定改善,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在漫漫常驻中坚定信念,安之若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在本届使馆领导的大力推动下,新馆建设工作有了明显起色,已进入施工前的实质准备阶段。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访问安哥拉时还专门了解新馆舍设计的具体方案,转达部党委对战斗在非洲一线岗位同事们的关心。全馆同志都热切期盼新馆工程可以早日开动,到那一天,驻安哥拉使馆必将成为安哥拉最亮丽的外国使团名片,五星红旗将在罗安达港口边迎风飘扬。

  我们相信虽然种种艰苦和困难都是客观的,但自身主观的调节和精神上的富足才是最有帮助和最重要的。苦中作乐,苦尽甘来,这是千金难买的财富和本领。

  登革热的疫情爆发来的那么悄无声息。虽然数月前就听说安哥拉华人医院中已有数百人感染登革热病毒住院治疗,但心中并不觉得恐惧,直到身边的同事接连数人感染病毒住院,才知道病毒原来离我们如此之近。终于在一个周四的早晨,醒来后我觉得浑身疼痛、头部昏沉,量了体温确认发了高烧。联想到几位同事的症状,我请假赴医院检查治疗,下午即确诊为中度登革热,我中招了。登革热这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并没有特效药治疗,只可以通过打退烧药和抗病毒输液辅助,然后通过自身免疫力自愈。重度登革热可以引发出血症和器官衰竭致人死亡,绝不仅仅是发烧感冒这种小病。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只能住院接受隔离治疗。说实话,对于这种疾病,心里曾掠过不吉利的念头,不知道夜里烧起来还能否照顾自己,会不可能会出现急性出血症,一时间内心百感交集,有种想哭的冲动。为了尽快退烧,我打起精神给自己进行物理降温,强迫自己多喝水。好在输液两天后病情稳定,逐渐减轻直至回到正常状态。经过此事后,自己也对非洲的热带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防范。在使馆同事中,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在雨季旱季更迭的时候,疾病尤为严重,刚来馆里不久的一位大姐,同时确诊疟疾加登革热,身体出现水肿迹象,住院两周才勉强可以行走。疟疾在使馆更是常见,一位同事大姐发低烧带病工作直至一周后方查出得了复合型疟疾。听过去的老馆员说,条件未改善的时候使馆大部分馆员都有疟疾或登革热病史,有些甚至一年得了两三次。安哥拉每年因疟疾、登革热死亡的当地人达三四千人之多,令人震惊。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我们唯有加倍提防、提升自身免疫力、注意饮食饮水卫生,辅以外部防范措施。既然外交官是文装,那必须比照人民子弟兵不断修炼自身达到百毒不侵、风雨无阻的境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相信每一个在非洲常驻过的外交官都是一块百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