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之地到大雅之堂

发布时间: 2023-12-13 19:40:14 作者:单元式空调机

  从脏乱差的小旅馆,变身高大上的博物馆——白纸坊街道地下纸文化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印证着新发展理念的落地开花,成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强四个中心建设的一个生动注脚。

  电子屏幕上的毛笔,随参观者指尖的划动,同时落在生、熟两种宣纸上,供大家辨析不同纸质的区别;参观者往激光投影仪前站定,一张属于其本人的艺术剪影便瞬间呈现在面前;当参观者赞叹山西剪纸、甘肃剪纸、福建剪纸迥异的风格时,蓦然发现旁边的3D纸艺造型更加惊艳……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地下纸文化博物馆,迎面而来的除了清凉感,更有丰富的感官体验。

  博物馆的清凉感来源于它的独特位置——白纸坊街道樱桃三条8号院1号楼地下人防工程。“该馆是首都第一家以纸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北京市人防办宣传教育处负责人许金普介绍说,自2016年1月建成开馆以来,博物馆先后接待了万余名参观者,慢慢的变成为白纸坊街道的一处地标性建筑。

  “以前可不是这番光景。”白纸坊街道办事处平安建设办公室人防工作负责人刘革介绍说,博物馆所在的人防工程原来是一座简陋的旅馆,千余平方米的地下空间被划为99个窄小的“格子间”,成为300余名务工人员的蜗居之所。

  博物馆门厅内摆放的一组今昔对比照片,印证了刘革的话:“格子间”内高低床与粗大的地下通风管道相隔很近,床周围电视、食物、衣服、垃圾筒等物品混杂堆放,让人难以落脚。

  从2011年开始,北京市持续开展地下空间综合整治活动,清理地下室散租住人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人防部门通过联合执法等形式,先后清理人防工程4000余处,散租住人情况逐渐得以消除。但腾退出来的地下空间如何利用,又成为一个问题。

  有人建议将其改建成商场,以增加地方利税收入;有人建议改造成停车场,向外出租……街道办党工委一班人研究决定:坚持人防工程的公益性质,将其打造成展示白纸坊历史背景和文化的一扇窗口。

  “白纸坊是现在北京唯一一处沿袭元明建制,以坊作为区域名称的街区。”博物馆讲解员辛美娟介绍说,从元代开始,白纸坊慢慢的变成为北京城手工造纸作坊聚集地,现今这里仍有许多与造纸印刷有关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完整展示白纸坊的纸文化,是几代白纸坊人的夙愿。

  白纸坊街道地下纸文化博物馆正是以白纸坊的历史开篇的。序厅内滚动播放的一部短片,令人感受到白纸坊历史的厚重;“纸与文明”展厅内,一幅纸张发展脉络图,使人体会到中华纸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幅纸张时空穿越图,让人看到作为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张,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独献……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纸是雅致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种叫流沙笺的纸,这种纸有着如云似霞的美丽色彩,摸起来柔顺细腻,被誉为“唐宋名贵古纸、炎黄绝佳技巧”。参观者可以仔细地了解流沙笺的制作流程与工艺,体会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高超。

  博物馆还专门设有“创客空间”,参观者可以参与书法、绘画、剪纸、折纸等体验活动,尽情感受纸给这样一个世界带来的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纸的制造工艺获得非常大的改进,功能得到极大拓展。博物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展示了试纸、过滤纸、水印纸、印刷纸、复写纸以及电池内的隔膜纸、享有“铠甲”美誉的瓦楞原纸等多种纸张的特点、材质和用途,使参观者对现代纸张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含有荧光剂的白纸对人体健康有害,黄纸、黑墨、白炽灯照明构成适宜的视觉环境……纸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博物馆通过现场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参观者介绍多种生活用纸小知识,让人受益匪浅。

  在纸与环保展厅,参观者能够最终靠图表、动漫、实物等形式,了解造纸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以及废纸科学分类、回收再利用等知识,不知不觉中增强节俭用纸、回收废纸的意识。

  为防止展品受潮,博物馆内配备了除湿机等设备。人防部门也定期对工程内部设施进行检修,保证通风管道等设施的正常运转,以及战备效能不受影响。

  “博物馆前期建设投入不少,下一步还要升级改造。”刘革介绍说,他们将通过摆放立体图书、设置蔡伦等文化名人雕像等办法,在有限的空间内,让纸文化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