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新时代,勇毅前行新征程。1月3日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市人民剧场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共商漳州发展大计,共绘漳州美好蓝图。
大会还审查漳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漳州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表决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因为疫情原因,本次大会开设第二会场,列席人员以视频形式在第二会场参加全体会议。
2.审查和批准漳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7.审议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订草案)》的议案;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今天开幕了。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牢记庄严使命,齐聚芗城,共谋发展,共献良策。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承载全市人民热切期望的各位代表致以崇高敬意!
会议的召开,必将有力地激励我们按照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推进新福建建设中彰显漳州担当、展现漳州作为,奋力把漳州打造成为福建高水平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过去的一年,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和省政府以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项工作,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疫情防控有序有效,安全发展不断强化,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民生福祉稳步改善。
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市党代会和中央及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着力把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始终聚焦中心、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坚持高站位履职,把牢人大工作正确方向;坚持高效能监督,助力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坚持高质量立法,强化市域治理法治保障;坚持高水平服务,保障代表主体作用发挥;坚持高标准要求,提升人大工作整体实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站位全局、担当作为,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充分的发挥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把漳州打造成为福建高水平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我们相信,与会的人大代表一定会牢记人民的重托,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行使好会议期间的代表职权,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共绘美好蓝图,一定能顺利完成大会预定的各项任务,一定能把这次会议开成民主的大会,求实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
来源:闽南日报 漳州新闻网 记者 蔡柳楠/文 陈逸帆/图 闽南日报要闻部/制图 沈可/视频
相关资讯:市长说,2023年漳州要这么干!有你关心的就业、住房、教育......
今天(1月3日)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剧场开幕。漳州市市长王进足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提高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市辖区)涨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常态化开展全闽乐购活动,全面刺激和促进消费。
提升传统消费,加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健康餐饮等供给和奖补,鼓励扩大信息、文化、健身、旅游等消费。
培育新型消费,组织千企万店联合平台开展线上促消费,发展自助经营、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培育3个以上直播电商基地。
实施消费提质增量工程,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品牌连锁经济,推动各县区打造夜间经济聚集区、主城区引进大型商超、重点商圈布局“城市展示厅”。
健全商贸物流体系,支持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组织市场化合作,发展公路港、“云仓储”等物流新业态,贯通县乡村三级商业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全面实施“安商一体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地价房价联动、一手二手联动、预售资金开发贷资金联动,销售商品房620万平方米以上,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提速语堂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大数据中心等90个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招商局·芯云谷、漳州物联网产业园、甲骨文(漳州)双创基地等重点园区产业集聚度,争创省级数字化的经济集聚区,力争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超2800亿元、增长15%。
推动闽南海上风电基地和华安抽水蓄能电站获得核准、漳州核电3#和4#机组以及集中式光伏发电试点项目开工、漳州LNG接收站投产,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向文旅要活力,突出打造以世遗土楼为主题的山区生态游、以国道G228线滨海风景道为串联的海滨度假游、以漳州古城为主体的闽南文化体验游,推动25个“文旅+”项目建设。
提速发展漳州高新区,突出“三大片区”开发,抓好片仔癀大健康智造园、龙轴高端机械零部件制造基地、荔海科创总部、滨江总部集群、九龙江医院、南湖温泉酒店等项目攻坚,力争新签约项目超50个、总投资超300亿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有新突破,打造漳州新增长点。
提质发展台商投资区,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招商,统筹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和产业导入,对标厦门建设南部滨江片区,开工建设华昌综合体,改造提升灿坤工业园区,抓好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建设高水平发展先行区。
提振发展漳州开发区,优化升级港口功能,加快“双鱼岛”招商和开发建设,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提效发展常山开发区,优化引侨鼓励政策,大抓侨资项目招商,做大做强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打造凝聚侨心、汇聚侨力的华侨城。
高起点谋划开辟特色园区。加快中菲“两国双园”建设,科学构建“一园五片区”规划体系,合理地布局主导产业,梳理生成中菲双方投资贸易合作以及基础设施项目库,重点推进国家战略与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基地、诏安港区万吨级深水码头等项目建设。
谋划推进龙海“零碳”产业园,围绕冷能梯次利用、热电高效利用、海水循环利用,积极策划引进项目,探索气候投融资等新途径,打造全国“双碳”产业示范区。
做优中心城区。主动融入厦漳泉都市圈建设,围绕“一核两翼”空间发展格局,分批推进15个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实施“片区收储和综合开发”模式,重点加快芗城西湖片区、龙文建元片区、龙海榜山片区、长泰溪东片区开发,构建功能复合式新型都市区。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启动芗城上墩和通北片区、龙文朝阳(上美湖)片区连片改造,改造262个老旧小区、31.9万户居民户内燃气设施,拓展“完整社区”建设,让新区有人气、老城更宜居。
拓展对外大通道,力促漳汕高铁、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漳州通海高速等项目开工建设。实施中心城区相互连通工程和高速联络线、出口连接线工程,力促中心城区快联快通、快速上下高速。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升级排水防涝设施,新改建污水、雨水、供水管道各60公里以上,推动主城区生态水系优化提升。
启动“山水连城”步道和风雨廊项目建设,新建改造一批口袋公园、郊野公园、立体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聚力打造“城市大脑”,推进“5G+光网”双千兆城市建设,启动漳州智慧城管平台二期项目,搭建“1+N”城市运营和应急指挥平台,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壮大县域经济。漳浦重点发展食品医药、家居建材、清洁能源、绿色纸业等产业,协同古雷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云霄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诏安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婴童文化创意、海洋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机械制造等产业;东山重点发展建材家居、食品加工、新能源、文旅康养等产业;平和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生态木业、食品加工、文旅康养、机械制造等产业;南靖重点发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食品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土楼文旅等产业;华安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家具家居、文旅、特色农业等产业。推动各县培育百亿产业链条,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启动乡村振兴“十镇百村”试点示范三年行动,重点抓好13个重点乡镇和120个重点村建设,实施500个以上重点项目,带动“百镇千村”全面振兴,形成具有漳州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接续打造“串点连线个以上项目,推动乡村向“村村美”拓展、“全域兴”延伸。
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建设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培育百所“老百姓家门口优质初中学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加快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古雷校区、城市职业学院高新校区建设,支持闽南师范大学拓展扩容、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创本”。
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加快40个重点教育项目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2100个。
深入实施“万才聚漳”行动计划,着力破解高级人才引进建档难、名校长名教师返聘难等堵点问题,建立高层次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编制和高级职称周转池,大力引育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加强“双创之星”“首席科技官”“青年人才优秀创业项目”等培育选拔,持续拓展新农人“双百双万”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建立健全“校长库”“医院院长库”,组建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工作室。
持续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坚持以通促融,实施新一轮漳台产业合作计划,推进石油化学工业、机械装备、精致农业等重点产业深层次地融合,争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坚持以惠促融,积极地推进“台湾小镇”和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持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吸引更加多台湾青年来漳实习就业创业,慢慢地加强台胞台商获得感,打造两岸“家乡化”服务引领区。
坚持以情促融,加大对台交流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等交流互动,持续办好海峡论坛漳州活动、农博会·花博会、茶博会、海峡两岸(漳州)青年交流周等品牌活动,构建两岸基层融合发展先行区。
多渠道促增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立全市企业用工与人才需求信息库,搭建线上灵活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建设,优化创业扶持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突出提低、扩中、调高“三轮驱动”,实施重点群体增收计划,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多维度优保障。继续加快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确保顺利渡过流行期。
紧盯教育医疗等民生所需、一老一小等民生所急、品质生活等民生所好,实施4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坚持应保尽保,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增加“托位”,争创第二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主城区新增0-3岁普惠性托位2000个。
有效拓展“床位”,实施32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力促市中医院新院区、市第二中医院新院区、第四医院扩建项目开工,推动市医院总部院区全面开诊,加快名医馆建设,鼓励名医入漳,推进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龙文、东山探索“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完善生育支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开展“养老服务的品质提升年”专项行动,推进省医养结合综合试点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扩大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覆盖面,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60%以上。
优化配置“餐位”,合理选点布局城市餐厅,推动新建小区同步配套建设,新增10个以上城市餐厅。
推动文化惠民项目化,深入实施“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举办“闽南文化节”、闽南(漳州)革命历史展览,规划建设开漳圣王文化园,改造提升县区博物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博物馆,推动市图书馆新馆和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开馆;实施文化振兴行动,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擦亮漳州海洋文化名片等。
加强体育惠民,抓好一批智慧体育公园、游泳健身场地建设,组织并且开展不少于150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加强住房惠民,建设6578套棚改安置房、1400套以上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